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引爆趨勢讀書心得

2000年出版
作者:Malcolm Gladwell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引爆趨勢」這本書發現,社會流行現象跟流行病一樣,有三大關鍵因素:散播傳染原的人,傳染原本身,傳染原活動的大環境。簡稱為「少數原則」、「定著因素」、「環境力量」。所謂「少數原則」:指的是造成流行趨勢的人,其實只有一小撮人。他們發揮作用的關鍵在於他們是否容易親近,在同儕間是否顯得精力旺盛、博學多聞或具有影響力。這些人透過自己的人脈、努力、熱情及個性,掀起社會流行熱潮。「定著因素」:指的是運用特殊方法(或改變傳統表達方式、或重新調整信息結構)便可以衝擊大眾,使之記住這則訊息。「環境因素」:指的是人們受環境的影響比表面上更為敏感。


重點摘要

少數原則
  • 透過特別的人、和他們有特殊關係的人,就可能改變他們。

定著因素
  • 為了要能激發流行趨勢,傳遞的訊息必須讓人難忘,而且會促使人們採取行動。
  • 改變訊息的內容,讓人永遠難忘,促使他們採取行動。
  • 訊息本身必須是俱有感染性的,對當下時空背景的議題有關聯,能夠引起共鳴

環境力量
  • 流行趨勢發生的時空條件及背景,也有其影響。
  • 我們對環境變化不但敏感,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敏感。



引爆點操作上的三個課題
  1. 掀起一股風潮必須集中資源,全部投入少數幾個關鍵領域。
  2. 這世界不是我們直覺的想法那麼簡單,所以光是憑著直覺開始動手做不夠,還要驗證自己的直覺是否正確。
  3. 找出少數掌管社會權力的特異人士(連結者)



一、少數原則

「在特定的過程及體系內,少數才是關鍵,就像80/20法則,少部分人卻貢獻大部分的成果。」

曾有一段時間筆者身邊的朋友常常在討論六度分隔理論,這理論大致上是這樣的:全世界任兩個不相干的人,平均只要透過6個關係(也就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就可以找上對方。

但是很多人沒提到的是,並不是每個人的交友量都很平均,在實驗中,順利找到目標的案例,有一大部分都是通過同一個人脈王傳遞的。

這個人脈王,就是所謂的連結者。 若想引爆趨勢,連結者可說是關鍵人物之一。


關鍵人物有三類,但可能一人身兼兩三種:

連結者

連結者具有泛泛之交的能力,認識很多人,而且樂於維繫關係,他們可以十年沒跟你見面,只是剛好旅行到附近就很熱情的找你出來吃飯,而且還記得你的全名。

專家

專家對特定領域簡直到走火入魔,而且很樂於分享他的專業建議,例如有人對耳機的專業知識非常豐富,也知道怎麼買到便宜又符合你需求的耳機,還教你用哪些卡片消費比較划算之類的,這些人的推薦會讓你覺得「如果是他講的,那準沒錯!」

推銷員

推銷員有魔力讓你買下你原本沒有打算買的東西,特別是非言語的暗示技巧往往有很大的效果。仿間的推銷術書基本上也就是在教話術跟非語言的技巧。

關於非語言的暗示有多大影響力,有個有趣的研究,讓一群學生分成三組聽音樂,一組要搖頭,一組要點頭,最後一組不搖頭也不點頭。聽完音樂以後做一份問卷,裡面有音質、耳機舒適度之類的,並夾雜一題關於學費調漲的問題:結果不搖頭晃腦的組別認為目前學費合理,點頭組的贊同漲價,搖頭組的反對漲價。不過就是點個頭而已,就可以騙學生付更多錢,效果真的很強。

二、定著因素

訊息要讓人難忘,而且採取行動。

上一節強調的是傳遞訊息的人,但被傳遞的訊息本身也必須是值得被傳遞的,無聊的東西就是無聊,但換一個方式或改變一些細節,可能就變得很有趣了。

破傷風疫苗的實驗:

把大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拿到很駭人聽聞加強版的手冊,另一組則拿到正常版本的,都閱讀完後做測驗,發現兩組對破傷風的了解都差不多,而拿到加強版的學生表明想打疫苗的比率比較高,但是實際去打疫苗卻完全是另一回事──兩組都一樣少,只有3%的人去打疫苗。

之後又重做了這個實驗,只有一個地方不同:他們在手冊中加入學校的地圖,標示出保健室的位置,就像尋寶圖一樣。兩組實際接種疫苗率馬上提升到28%。這就是表達訊息的小細節卻能造成大影響,所以對細節要用心

嘗試了不同的表達方式,也要去研究是否有效果,例如廣告人會製作不同的廣告節目,並研究何者比較能促進買氣,或提高折價卷使用率,抽獎回函狀況等等。
三、環境力量
環境會影響行為

80年代的紐約市非常的亂,但是90年代後期,犯罪率突然大幅滑落,謀殺案減少2/3,重大刑案少一半,為什麼?

其中有一種解釋是「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如果有一個破窗一直沒有修理,路過的人就會覺得這裡沒人管事,很快的就會有更多窗戶被打破,變成無政府狀態。

80年代中期,David Gunn擔任新的運輸局長,他花了數十億美元重整地下鐵,他做的事情是:清除車廂上的塗鴉。很多人都覺得「別鬧了!每個月都有地鐵槍擊案,你竟然在那邊擦塗鴉?」。但Gunn後台很硬,反正他不管。

1990年William Bratton擔任地鐵警察局局長,也是深信破窗理論的,他上任後全力打擊逃票,一樣也是被罵「別鬧了!每個月都有地鐵槍擊案,警察竟然在抓逃票?」,但有趣的是,被抓到逃票的人7個就有1個是通緝犯,簡直是太好賺了,但做了之前根本不知道。

1994年Rudolph Giuliani當選紐約市長,又是信奉破窗理論的人,指示警察要打擊小犯罪。

這些作法都乍看之下不合理,卻反而有效果。一般人的想法會覺得,斬草要除根,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所以出動兩倍警力全力抓地鐵槍擊案,結果會是事倍功半,徒勞無功。真正的根本是車廂上的塗鴉。因為你在一個爛環境就會覺得做壞事無所謂,但在好環境裡就會覺得不該作亂。這也告訴我們,要能接納新觀念,允許新嘗試


150原則(Rule of 150)
這裡提到一個實用的原則:如果有意掀起一股風潮,哪種團體最有效?答案是150人以下的團體。

原因是在團體內要了解人際互動的情形、應付不同的人,這受限於大腦新皮質(neocortex)的大小,而人類的極限,大約就是在150。所以一個團體如果超過150人,勢必會有部分人彼此不熟,然後搞小團體。這也是為什麼軍隊的「連」的編制都是150人以下。

=================================================================
以上是本書中整理出來相當有用處的原則、理論
接下來是我自己對於這本書的領受及看法!
1.連結者:
我發現我的媽媽是一位優秀的連結者,我也因著基因擁有著連結者的特質,我應該要好好把握住!

2.我對於書中說家庭環境不會造成一個小孩品格良好與否,大部份都是基因的關係
這部分我相信多多少少都有,但我還是覺得家庭帶給一個孩子的環境影響遠遠大於基因影響,如同研究指出抽煙的家庭子女抽煙的比率也比較高,家庭不健全也會造成很多反社會人格的人!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3.自殺是會傳染的:這點我有很深刻的體悟,包括最近人禍不斷,氣爆、墜機、戰爭、砍人,一直不斷的媒體放送,反而造成了更多的人禍發生,這真得是可預期的,在人類潛意識下,一直接受到某種訊息之後,在經由一個授權下就可能發生了(媒體放送占很大的比例),這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就引爆的,這也是我第一次用這種角度看待人禍,總之我覺得媒體不要一直放送負面的新聞,因為你不會知道收看到這個節目的觀眾心態是不是正常,如果他的心態不正常就可能接收到,原來我也可以這樣做的訊息出現,接下來接二連三的墜機就是可預期的了!


4.成年人的框架:常常我們會用成年人的價值觀去定義事情的好壞,但我們並沒有實際去發現那些不好事情的定著因素是什麼,如同香菸的例子,我們成年人一直放送香菸會造成肺癌,香菸並不酷,它跟毒癮一樣碰不得、把香菸課的稅提高,但往往沒發覺到,年輕人會碰菸最主要的原因是同儕,他們看到同儕做出很酷的事情,因著他們年輕的心裡也會想嘗試各樣新的事物,於是會得什麼疾病、價錢多高,對於他們來說遠遠不及現階段那種同儕之間酷的誘惑!這讓我意識到,原來問題本身的面相還可以這樣轉,這是我從來沒想過的方向!

最後放上別人整理的心智繪圖!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出走,是為了回家(讀書心得)

2014年出版,出走,是為了回家
作者:劉安婷





我很慶幸自己再聽到安婷的故事後(30雜誌、TED),不假思索地就買下了這本書,兩天內,欲罷不能地將它看完,更在看完後久久不能自己,在讀到一些段落時,身體還會不由自主的起雞皮疙瘩,彷彿有著一份愛、一份純真、一份真誠,透過文字就這麼直接進入了我的心,撼動著我的靈魂!我很驚訝一個年輕的生命,頂著世人所稱羨的華麗冠冕,卻願意放下一切榮華富貴回到台灣,捲起袖子,成為改變的起點!
我從安婷的故事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發,可以的話,容許我一段段娓娓道來,剛開始在看的時候,我很羨慕妳,神給了你這麼棒的環境,到過那麼多國家、會那麼多國語言,但當我看到你後來對於這些經歷的體悟後,是如此的謙卑,我深刻明白這是上帝的作為,在一開始我就對非洲迦納那段故事很有共鳴!

迦納:

1.「他們聰明絕頂,而且大多都十分認真地備課,甚至有修教育學程的。唯一的差別,或許只有那一份稍微鑽牛角尖、總是放不下孩子的「願意」」。
2.「如果說,我現在所做的事情是一棵大樹,那麼這一切的幼苗,就起自於五年前的這個問號。」
3.「我並不覺得妳驕傲。」他回。「妳尊重自己,你也尊重別人。擁有比別人多並不是一件錯事,但是如果妳因此而看不見擁有比妳少的人,那才是件錯事。記得,耶穌說過:「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
4.「最後,我才體悟到一件事情:旅行,不是為了看見每個地方的不同,反而是為了用心去體會每個地方的不同的表面之下,最深層所共享的人性;不是為了伸出手給予或是握起手接受,而是為了將手牽在一起,我們沒有那麼不一樣。畢竟我們都有大拇指啊。」

在今年寒假我跟我同學做了一個全台灣大學生都會做的一個夢:環島,但我一直在思索,如果我只是跟大家一樣一窩蜂地就去環島,那對於我的生命又有什麼意義呢,於是我決定不只環島、更到偏鄉的學校辦一個英語的營隊、募集物資帶上去,這趟路程下來後,讓我收獲最多的不是美景,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分享著彼此的生命,讓生命影響生命,我感受到自己正在與這個世界接軌,一個我自己一輩子都從未想過會去到的遙遠偏鄉,把我所看見的世界及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告訴那些國小的小朋友們,為著自己活了21年,把生命賦予的價值傳承下去,並告訴他們,有一天,你們也要像我們一樣,站在台上分享你們的故事,把我所看見的世界,告訴那些正在萌芽的小生命!
或許我不知道他們之中有多少人聽懂,但我知道有幾雙眼睛是發亮著,這也是勢在必行要做的事,我告訴自己:「做就對了,讓世界因著你而改變!」
也謝謝苗栗開礦、高雄樟山國小的小朋友們給我機會分享我的生命!
一天真得不能教他們什麼知識,但用最真誠的一顆心來面對他們,把生命的影響力彰顯出來,啟發他們學習、探索生命的動機,我想,比教再多知識都來得有意義!


流浪:

1.「驀然的我發現,放空縱然讓我找到了很不一樣的自己,卻一點都不能幫助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在巴黎和歐洲各地,我雖然拋棄原來對自己生命的成見,卻也發現我失去了我所相信的任何核心信念。掏空自己,重新尋找自己,或許是多數人該嘗試看看的一個過程,但縱容自己無止境的放空,陶醉於未知海洋中的不切實際,終究會如同溫水煮青蛙,緩慢卻真實的讓自己深陷危機—迷失方向、失去目標、失去根基、失去動力。就如同我一味將自己放逐到非洲、中南美、歐洲流浪的朋友,回來後說:「我以為,流浪會帶給我心中問題的答案,沒想到我最大的收獲,是更多的問題。」」

這是我從來沒想過的角度,我一直在台灣的環境下長大,恨不得自己可以出國去體驗各地文化,沒想到出去繞一圈後,我還是必須找我生命的意義,此刻我深刻明白,去到哪邊經歷過什麼並不是重點,而是我的心是否踏出了那個被世人框起來的世界,心有多廣、世界就有多廣闊!謝謝你在我還未衝動之前就提醒了我!


海地:

1.「原來,學什麼語言都是一樣的,不只是所謂世界共通的英文而已,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單純的是為了能與更多人溝通。即使是這麼不起眼的計程車之旅,都一樣可以充滿意義。」
2.「原本,我以為學法文只不過是自私的為了讓我有去巴黎交換的機會。在那個時刻,我深刻意識到語言的意義遠大於旅行。雖然學法文的過程有些辛苦,但比起它所為我打開的一扇扇心門,這個回饋真的是無價的。」
3.「他說:「只有妳來,是來聽我們講話。不是從上而下告訴我們,我要給你們更好的人生。妳的聆聽告訴我們,妳看得到我們生命的既有價值」。」....這段我哭了!
4.Valentin聽了我的問題,笑了,說:「很多時候,我們只愛禮物,而不是禮物的給予者。但我們和神的關係,不是只是利益交換的。問問妳自己,你相信的是神本身,還是只是期待祂會給你的好處?當你認識的、愛慕的是神本身,你就會發現,神的美好是完全不受外在環境掌控的。甚至,在我們最軟弱的時候,我們越能發現神的剛強。人的終點,是神的起點。」

這段讓我起了很多雞皮疙瘩,眼眶泛了不少淚,我想是因為愛吧,透過文字徹徹底底穿透了我的靈魂,在我們看來平凡的人,卻是如此的不平凡。你的故事是如此的令人深刻、動容,令我收獲最多的是你對於語言的體悟,這讓對於只會英文又沒有很好的我有了很大的啟發,考TOEIC、TOEFL都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語言可以打破隔閡,進入一個人的心!這讓我對於英文重新燃起了很多的熱情,謝謝你的分享:)



監獄教書:

1.「教育之道無他也,愛與榜樣而已。」
2.「當下發現,我從未好好的同裡我的學生,而總是從我的角度想著:「他們是落後的,我該如何讓他們專心?我該怎麼讓他們成績進步?」可是,對這些學生而言,什麼是他們心中最想問的問題?當他們一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活著除了坐牢還能去哪的時候,讀書當然只是個殘酷的笑話,而我也只不過是來自「另一個世界」,與他們無關的一個人。我不斷的嘗試改變自己,卻沒想到,原來改變我的學生的根本,是先了解他們。」
3.「原來,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教書」這個詞,是會誤導人的--我們不是在教「書」,我們是在教「人」啊!原來,當我站在台上,我並不該是發號司令的長官,而是能夠啟發學生願意與我共同達到更高目標的領導人。原來,唯有當我可以說服自己「我為什麼而教」,我才能夠說服我的學生他們「為什麼而學」。」

這段讓我看到教育的本質及一個人在探索自我的過程,謙卑下自己、放下身段,用愛、用同理心來面對人,這些話用打的是極其的容易,但實際去做卻是多麼大的困難及挑戰,往往我們都會被自己的自尊心給害慘了,低不下自己的身段來,這是需要去磨練的,在患難中活出基督長成的身量,期許自己在這條謙卑自己的道路上,能夠走在巨人的肩膀,少走些冤枉路!


柬埔寨:

1.「你知道,你不是第一個問我如何微笑的人。我覺得很奇怪,因為你們擁有一切應該值得微笑甚至大笑的條件,卻反過來問我該如何微笑。這些年,我學到,不是有條件才能微笑,是微笑後才能有條件。這句話給我一個著實的當頭棒喝。我發現很多時候,我沒辦法踏出安全領域,是因為我覺得那是「人生勝利組」的特權,或是想要等自己夠有錢、有能力、有資源之後,才覺得有「條件」可以去冒險。但是如果一味的等待環境給我們綠燈,我們或許永遠沒辦法踏上冒險的旅程、成就在別人眼中曾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2.「原來,一個人可以環遊世界但目光如豆,也可以一生在同一個地方卻有廣闊的視野。這是我從未想過的領悟。」

我非常非常喜歡這一段故事,是如此的有趣卻又耐人尋味,箇中道理道出人生的百態,我看到神給你一個艱難的任務,畢業論文,但我想,神其實真正想要給你的珍寶是與那位司機、背包客相遇,在如此辛苦要完成畢業論文之時,神不經意地在你的周遭放下啟示,因著一顆相信祂的心就得著!


馬太福音13:12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神是信實的,也給了你一個最棒的禮物:論文首獎!


Teach for Taiwan

1.「原來我無法用自己的力量強迫他人分擔「我的」夢想;而唯一找到夥伴的方法,是當這個夢想本身已經大於一個人的,才能容得下更多人來共同支撐。雖然這只是個看起來不起眼的轉變,但在我的心中,這份感動一直迴盪著。」
2.「他說了他的無悔、他的真實、他的痛苦、他的堅持。他說,教育的本質應該是孩子。他也說,一個好老師最重要、卻也常被忽略的特質,是要開朗、要樂觀、要誠實。他說,做事,要不卑不亢,不為名或利。他說,他的世代是開拓、點火者;我們的世代,當我們的迷惑到達沸點,必須是革命者。」
3.「改變,是一輩子的承諾;教育,是一世代的使命。」
4.「一個好老師,用自己的生命影響一個個的生命;一世代的好老師,是用世代影響世代。這是一份身為世代的一份子,無法推卸的使命。」
5.「我必須相信,踏出舒適圈的勇氣若是不能被撼動,那就必須大於結果,對的初衷、用心踏出每一步和沿途的風景、還有對北極星的專注,就是冒險的核心價值。」

我曾經也為著我的夢想,做了很多一步登天的傻勁,我本身是學程式設計的,當時神給了我個發想,我想要開發一個手機app,整合世界上議題的平台,讓世人可以看見原來在科技文明的背後還有這麼多殘酷的事實存在,於是我想了一套架構,並著手與一些遊戲公司討論,但後來才發現,我無法用自己的力量去強迫他人分擔我的夢想,這是真的!神所要啓示給你的,就是你的!
我喜歡你對於跨出舒適圈的定義

在讀完這本書後,我有個圖像地領受:
好像有個小女孩,她走在紐約街頭上  ,在她周遭有著一切熱鬧的事物,有人拿著很多的氣球、有人拿著一大把一大把的棉花糖、有人吹著口琴、有人彈著吉他,賣氣球的折出一個又一個的可愛的動物,並送了好幾隻給那個小女孩,賣棉花糖的也送了好幾隻給小女孩,有人為她歌唱,也有人牽起了她的手陪她轉圈,女孩一路開心的走著到下個街口,她看見一排一排美麗的房子,有一間上面插著售的牌子卻寫著free,女孩不經開始想,這棟房子是給誰的,雖然有點詭異,但她沒多想又在下個熱鬧的街口繼續她的快樂之旅,忽然間當她繞完所有的街口,她又回到了那棟門前插著售的房子,這次她選擇走進去,當她開門進到裡面後,發現房子的屋頂被一大束的氣球綁著,在她還來不及思考時,房子就如同天外奇蹟般飛上天了,剛開始女孩相當的緊張,拼命的想要下來,大喊救命,但當房子越飛越高,她猛然往下一看,看見了是一個又一個的小社區,但是都是被厚厚的牆區隔起來的,共通的是,都住著一個個的小男孩、小女孩,頓時小女孩她很驚訝,原來在她隔壁還有住著其他的人,只是她們彼此都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之後女孩還是很害怕不知道房子要飛去哪裡,但她看見門的後面原來寫著她的名字,旁邊還寫著你是被愛的,女孩便不再害怕,心中有股平安進到她的心中,沒過一回而功夫,房子飛過了烏雲層、見到了彩虹及天堂的門,在那裡有著一棟棟來自不同人,上帝美好旨意的房子!

我覺得神透過妳給了我一個提醒,千萬不要羨慕妳或別人,因為神要給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盡相同,祂都有它最美好的計劃在每個人的生命當中,重要的是當我願意完全放下自己,全心倚靠神,就如同捨棄一切周遭看來美好的事物,願意進入那棟上面寫著free卻詭異的房子,神要給我的遠遠超過我所求所想的。在此我看見了一個願意謙卑下自己跟隨上帝心意的生命,綻放出無比榮耀神的光芒,顯明在世人面前,記住妳是榮耀上帝的名,不是榮耀自己的名!
最後我會為著Teach for Taiwan及妳每天禱告的,有一天它一定會成為台灣很重要的機構,妳也將會成為很重要的領導人物,求主賜下無比的勇氣及屬天的智慧,帶領著你和你的團隊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死蔭幽谷,成就那翻轉世代的使命,燃起夢想之火,燒遍全地!
「改變,是一輩子的承諾;教育,是一世代的使命。」
My God break my heart so completely that the whole world falls in.


致此不只感謝更多的鼓勵,及對自我生命賦予的價值、意義有更多的探索及認識,將一切榮耀歸給神!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決斷2秒間(Blink)讀書心得

2005年出版
作者:Malcolm Gladwell
決斷2秒間你能在2秒間做出正確的判斷嗎?



又是一本讓我驚豔的書,完全顛覆我的思考邏輯

讓我對於潛意識zone的這扇大門有了更深沈的認識

以前我是個對於理性數據思考相當執著的人

但讀完這本書後,我相信潛意識是個極其強大的決斷專家

這本書提到薄片擷取效應,讓我受益良多

-------------------------

看完這本書不經讓我思考,在潛意識這扇門背後的主人到底是誰,是神嗎?如果像我現在持續不斷保持跟神親近的關係,那是不是意味著,潛意識當中會有聖經的教導、真理來成為我的決斷準則,心裡面沒有的力量,再怎麼拿也拿不出來,這讓我不經開始一直思考,信仰的力量與潛意識的關係!

我歸納這本書要交給我的知識

1.薄片擷取:
你可以藉由很少的資訊去做決斷,但前提是這很少的資訊是要配合你的專業素養,讓你的潛意識去做運算決斷

2.資訊多並不一定是好的:
這個在我這個世代我特別有感受,現在網路越來越發達,大家隨便上網google就能得到解答,打開FB滿山滿谷的資訊充斥在眼前,讓我不知道該如何接收,如同書上講的千禧年作戰計劃,紅軍把藍軍打得一敗塗地,正是因為他們收集了對的資訊,而不像藍軍收集一堆無意義的資訊!

3.偏見隱藏在潛意識中:
有很多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是出於刻板印象去判斷,你叫一個人去解釋為什麼他要這麼做時,他也解釋不出來,我們最原先接收到訊息的是我們的感官,我們是藉由學習再把收進來的訊息變成文字去描述他,如此一來的轉化即會產生落差,你會發現你不知道你自己再解釋什麼,反而有太多干擾去影響了你的決斷!

4.如何訓練你的潛意識:
潛意識是可以訓練的,你可以利用反覆不斷的練習,例如藝術專家,看很多的歷史文物去了解其背景及風格,在經歷了一萬個小時的訓練後,成為專家,自然而然你自己就會有一套你的解讀、思考的方式,而你的潛意識也會遵循這樣的邏輯,幫助你快速地作出判斷,就像潛意識的工作室開始把你以前到現在所看過的文物都拿出來一一比對、分析,最後給你一個答案!
還有一個例子像是臨時演出一齣喜劇的演員們,他們並不是真得那麼厲害,都不用練習就可以直接無師自通上檯演出,隨機應變並不是漫無章法,而是遵循一種法則『同意歸則』!

5.臉部專家、自閉兒:
這部分這的也讓我驚豔,原來人類從小就是用這個方式來解讀彼此之間的訊息傳遞,在不透過語言的情況下解讀的,臉部表情的解讀從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就開始了,而自閉症的患者就是無法解讀這類的訊息,如臉部表情、肢體表達,這部分也是我第一次聽見,原來自閉症就是無法接收臉部表情的訊息,我們都活在習慣中,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習以為常的事情,當然沒想到居然有人會無法解讀,怪不得有人說你會body language就可以全世界跑了!

6.行銷、形象:
為什麼行銷會成功,不是產品好就夠了嗎?
這邊給了個perfect解釋,用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的例子及白蘭地的例子,人們始終會有一種對於產品的刻板印象,而這種刻板印象正是行銷公司要做的,產品給人的『第一印象』,不止產品要好,它的包裝更是要讓人看起來好上加好,第一印象能夠左右很多的判斷,簡單的例子,你第一次看到一塊蛋糕,它上面裝是相當的漂亮且有金色的鋁箔包裝紙,看起來很高級又可口,接下來你再吃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他比較好吃!

7.如何準確地使用系統:
現在有很多的市場調查背後都有一個巨大的資料庫去做分析及判斷,在書中提到的例子,有眾多的資料龐大的資料庫不一定有用,有時反而會成為干擾你判斷的元凶,自己必須去判斷這套系統他的判斷機制是否符合專家的決斷,還是只是一般人的決斷,這之間會有很大的落差,也會導致此判斷機制失效!要確定好收集的資料及對象,醫生和病患,美食家跟食物....的,而不是普通人和新穎音樂(肯納的困境)!

附上一張別人畫的心智繪圖,很簡潔的把這本書的大綱畫了出來,有看過的人就看得懂了!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異數心得

2009年出版
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
作者:Malcolm Gladwell





這本書是讓我重新燃起讀一本三百頁書的熱情

也讓我發現我自己對於心理學頗有興趣

異數這本書裡頭用大量的實驗去證明、說明他的論點

裏面大致是說,成功不是只是靠才能,不是說你是天才,就能夠脫穎而出!
想要參加曲棍球國家代表隊,得看你是幾月出生~~
想要當電腦金童,要看你出生在哪一年。
數學好不好?還得看你的祖先是不是種稻!

成功是由一連串的機運組合而成的

從最開始的加拿大曲棍球選拔開始講起

到賈伯斯、比爾蓋茲的一一探討

都讓我看得欲罷不能

裡面引用到的一段經文更是令我驚訝

馬太福音13:12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


總而言之他讓我對於成功的定義完完全全的改觀


也讓我開始思考我們這個世代要掌握住怎樣的趨勢


以及該如何預備自己,累積自己的優勢(一萬個小時的定理)


所以真正成功的關鍵,不只是他們本身的才能,而是能否掌握到成功的機會。
所謂時勢造英雄啊~~~~

-------------------------------


除此之外我也開始去探討我上一輩的環境、家庭背景等等的事情


也讓我有很大的發現,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歷史事件,卻是造就現在的一切


歷史就如明亮的水晶球,但重要的是會不會解讀它!


Anyway,令我大開眼界的一本書!



facebook臉書效應讀書心得

2011年出版,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作者:David Kirkpatrickfacebook創辦人:Zuckerberg




這本書相當的有意思,把Zuckerberg會成功的關鍵點都寫出來

在讀完異數這本書再來看這本書別有一番風味


完全應驗了Malcolm Gladwell的觀點,成功並不是偶然的,而是一連串機運的組合


從最開始只是為了解決哈佛名冊線上畫的問題,只開放給哈佛的學生註冊


之後一間一間慢慢地開放給其他間大學,在開放給高中生,最後才對所有人開放


在這此之間如果有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臉書效應就不可能誕生了


我覺得除了看祖伯克是如何面對決策的


更重要的是發現social media的重要性,即它是如何影響人類的


讓網路走進現實的生活當中,實現了地球村得概念,彷彿地球就被臉書包著一樣


重要的觀念如禮物經濟:別人給你comment你也會回應comment,彼此互相給禮物


其他人看到留言也會互丟禮物,造成如同細菌指數般成長的爆炸性散播


整個社會在這種相互贈與的機制下運作,期待能創造更透明、更有秩序、更公平的世界


讓我知道我自己該如何倚靠這樣的平台、力量


去掌握住屬於我這個世代可以做的事情,我必須善用這些已經為我鋪好的社交平台


地球化的線,去做更focus的議題,藉由臉書傳遞我的理念


而不是想要創造一個比他更強的,要善加利用現有資源


促進數位民主!


臉書已經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融為一體了,它改變了人們生活的形態


如同現實中的人反映在網路上,在未來只會陷入更極端的兩極化世界


因著地球化的程度成正比!


補充:


我讀這本書學習到很多有關使用者行為研究及洞悉


讓我自己深刻明白我想要的是什麼


也知道規劃整個大系統的人才會有更大的影響力


學習使用者行為的洞悉、敏銳度及具體研究做法!


技術方面繼續精進我原本學的領域,別想著要去學動畫了


那不是我該走的路,更確信自己要的是什麼了!


期待有一天可以發揮巨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