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在天涯的盡頭,歸零(讀書心得)

在天涯的盡頭,歸零
A Story of Unlearning

旅行是許多人一輩子始終縈繞心頭的嚮往,但旅行並不是美好人生的代名詞,旅行只是美好人生的第一步而已,透過旅行看到外面的世界以後,決定怎麼為自己的人生踏出第二部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旅行不只是從一個地方到一個地方的活動,更是一個人尋找自己內在心靈的過程。在旅途中,我們可以安靜地面對自己和這個世界。
或許,真正的發現之旅,不是尋找新世界,而是用新(心)的視野看世界!

發現美麗新世界:


有些人讀了一輩子的書,卻成不了大器,因為它始終都不曾放棄追尋這世界的標準答案,去尋找屬於自己內心世界中的豁然解答。
如果可以的話,上了第一堂介紹課程後
我會問老師這些問題,重新聚焦並審查自己的心!
老師(自己),這堂課你最想要教給學生的動機、熱情是什麼?
老師(自己),這堂課你最想要給學生哪些資源去自學?具體實例:網站、書籍、經驗分享...?
老師(自己),如果要你為這個課程下一個激勵學生的註解,你會寫下什麼?

如果可以的話,這堂課你最想要教給學生的動機、熱情是什麼?
如果可以的話,這堂課你最想要給學生哪些資源去學習?網站、書籍、經驗分享?
如果要你為這個課程下一個激勵學生的註解,你會寫下什麼?



夢想的輪廓越來越清晰,做人與動物最不同的事情,人類可以對於自己不相干的事物產生感動,讓人們對於自己不相關的事物產生感動,整合世界上NGO在做的事情,放在一個平台,透過網路的普及,讓每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看到對自己有所感動連結的部分,進而使世界變得更加互助、和平,而不是像某些人都只關心某個部分,而覺得其他地區的問題不重要!公平的放送,找尋世界和平、互助的平衡點!
幫助人們看見更多與他們無關但很重要的事情,問他們終究什麼是對的事情,對的事情只要一直做下去,未來總有一天,會有對的結果。活著,無非就是要做對的事情。


公益旅行:

每次送走了一群來自世界另一端的客人,我都不由得滿足地嘆了一口氣,好像說完書拉上簾幕,把木偶的線都理整齊放好,等著下一批聽故事的人聚集在舞台前,而下一回說的又是全新的一本書。
畢竟公益旅行最基本的態度,不是我們自認為可以給別人什麼,或想為對方做點什麼,而是確確實實知道對方最需要什麼,最想要什麼,然後才用心透過我們的專業技術、道德勇氣和真誠,做成一點點他們一直想做,卻靠自己的能力做不到的事情,做一點點對的事情。
三天的故事說完以後,故事的啟示是什麼,沒有標準答案,每個聽故事的人,要在自己的靈魂裡找出屬於自己的答案。

三個Unlearning的決定:
1.人比技術重要
2.用農業感動人
3.傾聽農人的聲音

雖然我為了尋求答案,繞了地球一大圈,最後又回到台灣,但是我並沒有白費力氣,因為在旅途中,我得以認識這些可敬的、無私分享的人、內心既柔軟又充滿專業素養的人、讓我覺得驕傲的人,與讓我覺得渺小的人,這些人每天都放下身段,放下自己所知道的學問,讓自己歸零,教導我認識世界的新角度,讓我每天都更接近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一個有能力喜歡自己的人。


樸門設計與實際的三大核心:

1.照顧地球,體認地球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包含地球本身可能也是個生命體)
是我們脆弱的家園。我們屬於地球的一部份,不是獨立于地球之外。
2.照顧人,相互幫忙與扶持,朝向不傷害人類自身與地球的生活方式而轉變,
並且創造健康的社會。
3.公平分享,確保地球上各種有限的資源,
以公平而明智的方式被使用。分享多餘或節制消費以滿足他人的需求。
樸門七步驟:
O觀察
O邊界
O資源
O評估
O設計
O執行
O維護

我覺得人與禽獸之間一個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對跟已身無關的事物,卻能擁有關心的能力。許多動物會彼此照顧有血緣關係的家族成員,所以當人類也這麼做時,當然也很讓人感動,但是因為家裡有先天性心臟病童而開始關注這個議題的家長,或是因為父母得到阿茲海默症而成立相關NGO組織的子女,雖然會讓有相同生活經驗的家屬,也產生感動,以行動或捐款的方式支持贊助,但是對於生活經驗當中,完全沒有這層關連的人,似乎就很難要求付出同樣多的關係,畢竟全世界有如此多需要關注的議題,也有這麼多的NGO組織,光是美國就有超過兩百萬個,巴西和印度也都各有一百多萬個NGO,相信每一個組織都有獨特關注特定議題的角度,也都各自感動了一群人,因此才能持續走下去,但如果每個人,都只關注自己感同身受的議題,往往造成每個NGO組織的人都覺得自己所提議的,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問題,當其他人漠不關心的時候,就覺得是社會無情,卻沒有想到,自己對於智利礦工職災問題,或是非洲戰後孤兒的慈善團體,也同樣漠不關心。
所以我告訴自己,如果我能為八竿子打不著邊的緬甸山區農民而真誠感動,我才配吃NGO這行飯,我也才有能力去感動其他人,和我一樣去關心跟自己沒有直接關係的事物。如果每個人都能關心跟自己無關但很重的事,這個世界就自然而然,可以成為更美好的星球。


因為我想做對的事,我一直做對的事情,雖然不見得會有好的結果,就像我之前一直去考獎學金那樣,但是如果我的兩個孩子,從小看著我做對的事情,等我走了以後,他們也會繼續做對的事情,他們的孩子也會繼續做對的事情,對的事情只要一直做下去,未來總有一天,會有對的結果。活著,無非就是要做對的事情。雖然就像我一開始那樣,有著許許多多的疑惑,甚至誤解,但是一旦走在尋找答案的道路上,剩下的,就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了。


傾聽的力量:

過去的學習經驗告訴我,每個專業都只有一小撮具備最高身專業知識的專家,才能提供這個世界關於這個領域的正確答案,比如說只有中央銀行的總裁知道匯率,或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才知道如何結束戰爭,所以無論上大學選組選系,或是出社會選擇行業工作,也都把「我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當成終極目標,好像每個專業都有一本葵花寶典,全世界只有幾個人看得懂,為了想要看得懂那本天書,我們擠破了頭要讓自己出類拔萃,設置讓自己像工業化農場裡的家禽,坐在擁擠的補習班裡勉強填鴨,強迫自己學習、傷害自己也在所不惜。

無論對方怎麼說,記得不要急著去贊同或反駁,而是簡單的重複摘要,讓對方可以清楚地聽到自己說了些什麼,因為很多時候,說話的人在氣頭上,會說很多不是自己本意的話,作為傾聽者,好像一面鏡子,讓說話的人不斷從你的口中,聽到自己的話,那就多了一次客觀看待問題的機會。
傾聽,是為了了解當事人內心世界,所以作為傾聽者,別忘了自己是一面鏡子,幫助對方看到自己,而不是傾聽者也跟著開始抱怨自己的問題,那就變成一灘渾水,完全失去了澄清的功能。
自然不會說話,但是人會。所以對我來說,這些世代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就是自然的鏡子。只要有人願意告訴我關於這塊土地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我就坐得挺挺的,身體前傾,面帶微笑,眼睛直直看著對方。於是,用這塊土地上孕育的人當做自然的鏡子,我「耳到」、「眼到」、「心到」,我發現我開始傾聽到自然的聲音了。

美好的未來:

到目前為止,我的生命中最瀟灑的決定就是停止跟別人比較,全心全意做自己。
有多少人能夠拍著胸脯,理直氣壯地說自己買到生命的快樂與幸福呢?
當然我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因為不需要跟別人比較長短高下,我深刻體會到,在競爭的遊戲裡,不玩的人最大!
為了看外國人,竟然不顧五天肚子餓也捨不得走,原本讓人如此沉重的賑災活動,只是因為小男孩的話語,笑聲就像浦公英的種子般,輕輕的在風中撒開,讓我們看到,原來賑災重要的不是我們手上一袋袋的米,而是我們來到這裡的事實,讓他們知道自己沒有被世界遺忘,並不孤單。
無論你的決定是什麼,都要記得讓自己準備好,成為一個有專業的人,才會有能力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一些,也讓自己的夢想更容易實現。說來說去,專業還真是讓人生美好的一種重要工具!

物質的財富只是一個讓自己提升的方式,但是學習,卻讓他從一個社會底層的啞巴,變成一個有自由思考能力的人。
用專業開啟一扇獨特的們,努力成為一個讓自己更喜歡的人,如果沒有專業,或許這自我追尋的夢想,就只能永遠停滯在幻想的階段!


陽光下的瞎子:

一個晴天的午後,廣場上有個盲人坐在角落乞討,身邊有個紙板,上面寫著:「可憐可憐我吧,我是瞎子。」可是大多數人都視而不見,這時有個衣冠楚楚的年輕人走過,看到這個情形,於是拿起紙板,用他的筆在背面寫了幾個字,也沒有掏錢,拍拍盲人的肩膀就走了,結果說也奇怪,駐足的人多了起來,生鏽的空罐頭,很快就裝滿了錢。這時年輕人辦完事情又經過,盲人聽到熟悉的腳步聲,便好奇地問他說:「你在我的紙板上寫了什麼?」
「沒什麼,不過是同樣的意思,只是換個講法。」
「今天多美麗,而我卻看不見」

什麼是公益旅行?:


公益旅行跟慈善活動最大的不同,是公益旅行提供了一個不是用同情心,而是用同理心去看人世間不幸的珍貴角度。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讀書心得)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這本書告訴我該如何用具體的方式來衡量我的人生,如何找到我要的人生,運用了很多商業上面的理論來幫助我了解一套宇宙奧秘,但在這些之下,我也更深看到上帝在一個人身上所做的工有多麼的大,以及從上帝而來的生命準則聖經有多大的效用,如果不是上帝在作者身上做工,以及不斷的保守著他的心,激發他的正面能量,懂了這些理論也許行不出來,也想不通,我想理論只能幫助我如何釐清、解析人生,但最重要的是要如何維持下去,用什麼樣的方法保守住自己的原則,我想信仰是我最好的答案!

人生三問:

1.如何樂在工作?如何知道我的工作生涯可以成功、快樂?
2.如何與家人常保幸福?如何知道我與配偶、兒女與朋友的關係可以成為快樂的泉源?
3.如何擁有正直的人生?如何知道我這一生會堅守原則,以免除牢獄之災?

01展翅高飛

我要如何從工作生涯找到快樂?對你的工作生涯而言,你覺得最重要的是什麼?但問題在於,你覺得最重要的不一定等於讓你快樂。有很多人看什麼事最緊急,就把時間花在上面,或是把心血注入在最快得到回饋的是。這都是我們在建構策略時必須小心的陷阱~邊際心態!
你真得有把時間花在你覺得最重要的事物上面了嗎?
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02如何讓你的熱情燃燒?

用理論去測試,但一個理論是否可靠,最好的檢驗方式是找出一些反常的例子,也就是該理論無法解釋的現象!
即使不斷改善工作的保健因素,你也不會立刻變得熱愛這份工作,頂多只是不討厭而已。保健因素:讓你現階段看起來沒事情,但並不會根治或是惡化,例如:金錢、地位
為了發掘真正的快樂,你必須持續不斷地找尋有意義的機會,讓你得以學到新的東西,肩負更多的責任!
動機理論建議你用另一套問題來問自己:我目前做的工作有意義嗎?這個工作是否能給我成長的機會?我可以學到新東西嗎?我有機會得到認可、獲得成就嗎?我能擔負更多的責任嗎?這些才是真正能激勵你的因素。一旦你能想通,其他可以具體衡量的層面,如金錢和地位,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03計劃與變化

在工作生涯中,你會發現你最喜歡的領域是什麼,做什麼可使你感覺到得心應手,甚至發光發熱,最後你必然可以找到不但能滿足保健因素,也能使動機因素發揮到最大效用的做作。但這覺不是坐在象牙塔裡苦思冥想就能辦到的。策略幾乎總是來自種種機會,包括你可預見以及無可預期的。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走出去,好好嘗試,才會知道什麼樣的工作最符合你的才能和興趣。在你找到答案之後,就該改採審慎策略,小心翼翼地按照計劃行事。

在你接受一項工作之前,請仔細想想:如果你想要達成你的希望,別人必須做什麼,或與你配合什麼?然後把你想到的列出來。接著問你自己:「如果要成功達成任務,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維珍,這些是你能夠控制的嗎?」同樣地,你還必須自問:如果要做得愉快,哪些假設必須證明為真?你接受這份的動機是出自內在,還是有外在因素?為何你認為自己可以勝任愉快?你有什麼樣的證據?每次你考慮換工作,也請你想想最重要的假設是什麼,如何證明你的假設無誤。請用務實的眼光來看待在你眼前展開的生涯之路。
你必須誠實地面對自己。改變常讓人心生畏懼,保持現狀則比較容易,然而這卻是危險的想法。你只是把路上的空罐子踢到一邊而已。如果你一直堅持走你的老路,也許多年後,有一天你醒來,看著鏡子,你會不由得問自己:「難道我就這樣過了一生?」別讓逃避成為你的習慣,讓你沒有勇氣踏出改變的那一步!

04策略的試金石

有些人一心一意追求卓越,卻不知不覺把資源分配在短期可以看到成就的事情上。要把焦點放對,放在永恆的事情上!
你雖然能從工作得到成就感,但只有圓滿的家庭生活與人際關係能帶給你長久的快樂。

05時鐘滴答響

人生最重要的快樂源頭就是你和家人、好友的關係。但是你一定要小心。家裡的一切看起來似乎很好,你就覺得可以放心,全新未工作衝刺。這將會造成嚴重錯誤。等到你和家人的關係出了問題,要再回來修補,已經大遲了。表面上看來,家人和朋友不需要你擔心,你似乎不必在他們身上花多少時間,弔詭的是,這正是你最需要把時間放在他們身上的時候。

06一杯奶昔的任務

用商業上的消費者行為來探討同理心,站在顧客角度去想,他們到底要的是什麼,同理也如NGO組織必須站在當地人的角度去想,而不是一直給物資,家庭關係也是如此,你所做的也許只是你一廂情願為了家庭做而已,並不是你另一半真的需要的,也許是洗衣服、拖地板、煮飯,是該時候問問你的另一半,你需要我為你做什麼?我做什麼你會很高興?
然而,光是了解你要做什麼還不夠,必須付諸行動。你必須花時間和精神去做,暫時把自己的事情和欲望放在一邊,專心讓你所愛的人快樂。我們也要鼓勵伴侶或孩子這麼做,你或許認為,犧牲可能會帶來憤怒或不滿,但我的親身經驗告訴我,這麼做反而可以為你帶來快樂與滿足。你越犧牲、越投入,關係必然會越穩固。

07席瑟斯之船

公司的願景、異象,必須很清楚的讓員工們知道,成功的資深主管必須花很多時間明確地說出公司既定的優先順序為何,讓全公司的人了解。公司要能屹立不搖,員工必須支持公司的策略,依照公司的優先順序來做,否則他們做的可能與公司根基衝突。
我們可以透過這個能力的理論來決定哪些業務可以外包,哪些則否。這麼做必須考量到兩點。首先,你必須評估供應商的能力,並且假定他們是會改變的。不可只看到供應商目前做的事,而要考慮他們將來能發展到什麼樣的程度。其次,你得了解未來成功必須具備的能力。這點更加重要。無論如何,你必須保有這樣的能力,否則就是把公司的未來交給別人只有了解公司的能力有多重要,才是一個有遠見、優秀的執行長,否則只是庸庸碌碌的人。
apple的願景就是最好的正面例子!
戴爾跟華碩就是最壞的負面例子!

父母不能只是忙著把孩子的空閑時間塞滿各種活動和課程。其實,更重要的是,幫孩子發現自己真正喜歡做什麼,他們才有動機去發展自己的流程。做父母的應該思索:「孩子是否從這些學習的經驗學到重要的、深層的流程能力,如團隊合作、創業精神,也知道事前準備的好處?
其實,你給孩子再多的資源,都無法給他們自信,讓他們不怕面對問題,而且有信心解決問題。然而,自信是來自克服困難的事情,這意味著父母必須放手,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去發展出自己的流程、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才是對他最大的幫助!

08經驗學校

不要被光鮮亮麗的履歷給騙了,及時有些人他們資質普通,但由於不斷地從經驗學習如何克服挫敗或巨大壓力,能力就是這樣鍛鍊出來的。
你必須要計劃你在經驗學校的學習課程,你要時常問自己:「如果要成為成功的執行長,我必須要有哪些經驗,必須克服哪些問題?我必須要學習什麼?
每一個人都知道如何慶賀成功,殊不知失敗也是可喜可賀的,因為你瞄準的是高遠的目標,失敗其實是你努力過的痕跡。


09一隻看不見的手

建立好的公司文化,讓每個人清楚公司的優先次序,但是文化不是管理階級花時間和員工溝通、講述就可以形成的,文化必須建立在員工做的一連串決定之上。至於一家公司的文化是否健康,你可提出這樣的問題:「在必需做決定的時候,員工是不是依照公司所希望的來做決定?這麼做得到的結果是否和公司的優先順序一致?」如果員工做決定的時候無所適從,不知道公司的期望為和,就難以建立好的公司文化。
家庭文化的建立,你必須好好想想你們家想要什麼樣的文化,並朝著這方向努力去做,家庭成員不斷地一起工作,不但能了解這個家的優先順序,知道對這個家而言什麼是最重要的,最後大家也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如果你遇到你的兩個小孩吵架,一個跑來找你告狀說姊姊搶了我的玩具,但你並沒有看見,你會用什麼方式去處理呢?
是我的話,我會告訴他們,我不管誰對誰錯,誰搶了誰得的東西,你們現在吵架就是不對,我們家不允許吵架,我不是說我們家裡的人都是最和善的嗎?姊姊是,妹妹你也是,你們兩個誰先道歉,誰就有糖吃,先道歉的人才是最厲害的人噢!下次你們兩個人吵架,誰先道歉誰就是贏家,懂了嗎:)

10就這麼一次

大多數人都以為,生命中出現有關倫理的重大決定時,眼前會出現像是不斷閃爍的霓虹燈警告:「請注意,你將面臨重要決定。」不管我們多麼忙碌或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幾乎每一個人都相信,在那命運轉變的一刻,它必然會作出正確的決定。畢竟,你認識的人大都認為自己不是隨隨便便、沒有原則的人。問題是:人生很少如此。你根本看不到任何警告標誌。大多數人每天都會面臨一連串小小的決定,然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這些決定卻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為什麼擁有很多資金的大公司認為新計劃太昂貴,因而裹足不前?而那些剛起步、沒多少資金的小公司卻願意勇往直前?關鍵就在於邊際成本和總成本的認知。每當大公司主管必須決定是否投資某項新事物,總會面臨兩個選項:一個是製造某種新產品的總成本,另一個則是利用既有人員或設備,如此一來則只牽涉到邊際成本和收益。而小公司並沒有這種考量,讓它可以放手一搏,所以要記得跳出框框想,這就是一個具體的框架,讓人陷入迷思的框架!
邊際思考的危險就是,因為情況特殊,你會認為就這麼一次破例,往後你還是會堅守原則。但就這麼一次,你就已經無法回頭!
百分之百堅守原則,要比百分之九十八來得容易。如果你不越界,個人道德界限的力量將非常強大。要是你用好理由說服自己,那就成了一個沒有原則的人,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好好想想你要堅守什麼樣的原則,然後絕不妥協

你只要妥協一次,暫時放下自己的原則,往往會面臨痛苦得後果。如果你意識到第一步就有問題,有違原則,那就不要猶豫,請立刻回頭,轉身離去。


結語,你該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其實,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目的。這個目的就在公司的優先順序中,影響經理人和員工的決策,在每一個特別的情況,認定何者才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公司,其目的總會在應急策略中顯現,沃有權利的經理人和員工認為,公司的目的在於幫助他們達成其個人目標,不管這個目標是什麼。對這些人來說,公司只是他們利用的工具。這樣的公司必然無法長久,是人很快就會忘了這種公司的存在,更不記得他們曾推出什麼產品、領導人是誰。如果組織有明確、重要的目的,將可以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力。公司的目的就像燈塔,指引員工,讓他們全神貫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儘管公司換了一批又一批的主管或員工,這家公司的目的仍在。向蘋果、迪士尼、基博基金會在全美各地為弱勢學生設立的基博學校(KIPP School),以及印度的亞拉文眼科醫院都是很好的例子!只有明確了解一個組織的目的,才能好好地運用理論。

偉大的企業領導人總是很重視目的的力量,認為自己的公司是否能在這個世界留下痕跡,目的就是關鍵!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的人生目的為何,這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你不可能聽天由命。你必須仔細思索、選擇和因應。
為了變成自己理想畫像中的人,每一個人的過程都不同。然而,不管如何,你應該要能夠回答這樣的問題:我真的想要變成那樣的人嗎?
如果你花時間找出人生的目的,我保證你會發覺那是你學到最重要的一課。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引爆趨勢讀書心得

2000年出版
作者:Malcolm Gladwell
引爆趨勢,舉手之勞成大事



「引爆趨勢」這本書發現,社會流行現象跟流行病一樣,有三大關鍵因素:散播傳染原的人,傳染原本身,傳染原活動的大環境。簡稱為「少數原則」、「定著因素」、「環境力量」。所謂「少數原則」:指的是造成流行趨勢的人,其實只有一小撮人。他們發揮作用的關鍵在於他們是否容易親近,在同儕間是否顯得精力旺盛、博學多聞或具有影響力。這些人透過自己的人脈、努力、熱情及個性,掀起社會流行熱潮。「定著因素」:指的是運用特殊方法(或改變傳統表達方式、或重新調整信息結構)便可以衝擊大眾,使之記住這則訊息。「環境因素」:指的是人們受環境的影響比表面上更為敏感。


重點摘要

少數原則
  • 透過特別的人、和他們有特殊關係的人,就可能改變他們。

定著因素
  • 為了要能激發流行趨勢,傳遞的訊息必須讓人難忘,而且會促使人們採取行動。
  • 改變訊息的內容,讓人永遠難忘,促使他們採取行動。
  • 訊息本身必須是俱有感染性的,對當下時空背景的議題有關聯,能夠引起共鳴

環境力量
  • 流行趨勢發生的時空條件及背景,也有其影響。
  • 我們對環境變化不但敏感,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敏感。



引爆點操作上的三個課題
  1. 掀起一股風潮必須集中資源,全部投入少數幾個關鍵領域。
  2. 這世界不是我們直覺的想法那麼簡單,所以光是憑著直覺開始動手做不夠,還要驗證自己的直覺是否正確。
  3. 找出少數掌管社會權力的特異人士(連結者)



一、少數原則

「在特定的過程及體系內,少數才是關鍵,就像80/20法則,少部分人卻貢獻大部分的成果。」

曾有一段時間筆者身邊的朋友常常在討論六度分隔理論,這理論大致上是這樣的:全世界任兩個不相干的人,平均只要透過6個關係(也就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就可以找上對方。

但是很多人沒提到的是,並不是每個人的交友量都很平均,在實驗中,順利找到目標的案例,有一大部分都是通過同一個人脈王傳遞的。

這個人脈王,就是所謂的連結者。 若想引爆趨勢,連結者可說是關鍵人物之一。


關鍵人物有三類,但可能一人身兼兩三種:

連結者

連結者具有泛泛之交的能力,認識很多人,而且樂於維繫關係,他們可以十年沒跟你見面,只是剛好旅行到附近就很熱情的找你出來吃飯,而且還記得你的全名。

專家

專家對特定領域簡直到走火入魔,而且很樂於分享他的專業建議,例如有人對耳機的專業知識非常豐富,也知道怎麼買到便宜又符合你需求的耳機,還教你用哪些卡片消費比較划算之類的,這些人的推薦會讓你覺得「如果是他講的,那準沒錯!」

推銷員

推銷員有魔力讓你買下你原本沒有打算買的東西,特別是非言語的暗示技巧往往有很大的效果。仿間的推銷術書基本上也就是在教話術跟非語言的技巧。

關於非語言的暗示有多大影響力,有個有趣的研究,讓一群學生分成三組聽音樂,一組要搖頭,一組要點頭,最後一組不搖頭也不點頭。聽完音樂以後做一份問卷,裡面有音質、耳機舒適度之類的,並夾雜一題關於學費調漲的問題:結果不搖頭晃腦的組別認為目前學費合理,點頭組的贊同漲價,搖頭組的反對漲價。不過就是點個頭而已,就可以騙學生付更多錢,效果真的很強。

二、定著因素

訊息要讓人難忘,而且採取行動。

上一節強調的是傳遞訊息的人,但被傳遞的訊息本身也必須是值得被傳遞的,無聊的東西就是無聊,但換一個方式或改變一些細節,可能就變得很有趣了。

破傷風疫苗的實驗:

把大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拿到很駭人聽聞加強版的手冊,另一組則拿到正常版本的,都閱讀完後做測驗,發現兩組對破傷風的了解都差不多,而拿到加強版的學生表明想打疫苗的比率比較高,但是實際去打疫苗卻完全是另一回事──兩組都一樣少,只有3%的人去打疫苗。

之後又重做了這個實驗,只有一個地方不同:他們在手冊中加入學校的地圖,標示出保健室的位置,就像尋寶圖一樣。兩組實際接種疫苗率馬上提升到28%。這就是表達訊息的小細節卻能造成大影響,所以對細節要用心

嘗試了不同的表達方式,也要去研究是否有效果,例如廣告人會製作不同的廣告節目,並研究何者比較能促進買氣,或提高折價卷使用率,抽獎回函狀況等等。
三、環境力量
環境會影響行為

80年代的紐約市非常的亂,但是90年代後期,犯罪率突然大幅滑落,謀殺案減少2/3,重大刑案少一半,為什麼?

其中有一種解釋是「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如果有一個破窗一直沒有修理,路過的人就會覺得這裡沒人管事,很快的就會有更多窗戶被打破,變成無政府狀態。

80年代中期,David Gunn擔任新的運輸局長,他花了數十億美元重整地下鐵,他做的事情是:清除車廂上的塗鴉。很多人都覺得「別鬧了!每個月都有地鐵槍擊案,你竟然在那邊擦塗鴉?」。但Gunn後台很硬,反正他不管。

1990年William Bratton擔任地鐵警察局局長,也是深信破窗理論的,他上任後全力打擊逃票,一樣也是被罵「別鬧了!每個月都有地鐵槍擊案,警察竟然在抓逃票?」,但有趣的是,被抓到逃票的人7個就有1個是通緝犯,簡直是太好賺了,但做了之前根本不知道。

1994年Rudolph Giuliani當選紐約市長,又是信奉破窗理論的人,指示警察要打擊小犯罪。

這些作法都乍看之下不合理,卻反而有效果。一般人的想法會覺得,斬草要除根,要從根本解決問題,所以出動兩倍警力全力抓地鐵槍擊案,結果會是事倍功半,徒勞無功。真正的根本是車廂上的塗鴉。因為你在一個爛環境就會覺得做壞事無所謂,但在好環境裡就會覺得不該作亂。這也告訴我們,要能接納新觀念,允許新嘗試


150原則(Rule of 150)
這裡提到一個實用的原則:如果有意掀起一股風潮,哪種團體最有效?答案是150人以下的團體。

原因是在團體內要了解人際互動的情形、應付不同的人,這受限於大腦新皮質(neocortex)的大小,而人類的極限,大約就是在150。所以一個團體如果超過150人,勢必會有部分人彼此不熟,然後搞小團體。這也是為什麼軍隊的「連」的編制都是150人以下。

=================================================================
以上是本書中整理出來相當有用處的原則、理論
接下來是我自己對於這本書的領受及看法!
1.連結者:
我發現我的媽媽是一位優秀的連結者,我也因著基因擁有著連結者的特質,我應該要好好把握住!

2.我對於書中說家庭環境不會造成一個小孩品格良好與否,大部份都是基因的關係
這部分我相信多多少少都有,但我還是覺得家庭帶給一個孩子的環境影響遠遠大於基因影響,如同研究指出抽煙的家庭子女抽煙的比率也比較高,家庭不健全也會造成很多反社會人格的人!應該是相輔相成的!

3.自殺是會傳染的:這點我有很深刻的體悟,包括最近人禍不斷,氣爆、墜機、戰爭、砍人,一直不斷的媒體放送,反而造成了更多的人禍發生,這真得是可預期的,在人類潛意識下,一直接受到某種訊息之後,在經由一個授權下就可能發生了(媒體放送占很大的比例),這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就引爆的,這也是我第一次用這種角度看待人禍,總之我覺得媒體不要一直放送負面的新聞,因為你不會知道收看到這個節目的觀眾心態是不是正常,如果他的心態不正常就可能接收到,原來我也可以這樣做的訊息出現,接下來接二連三的墜機就是可預期的了!


4.成年人的框架:常常我們會用成年人的價值觀去定義事情的好壞,但我們並沒有實際去發現那些不好事情的定著因素是什麼,如同香菸的例子,我們成年人一直放送香菸會造成肺癌,香菸並不酷,它跟毒癮一樣碰不得、把香菸課的稅提高,但往往沒發覺到,年輕人會碰菸最主要的原因是同儕,他們看到同儕做出很酷的事情,因著他們年輕的心裡也會想嘗試各樣新的事物,於是會得什麼疾病、價錢多高,對於他們來說遠遠不及現階段那種同儕之間酷的誘惑!這讓我意識到,原來問題本身的面相還可以這樣轉,這是我從來沒想過的方向!

最後放上別人整理的心智繪圖!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出走,是為了回家(讀書心得)

2014年出版,出走,是為了回家
作者:劉安婷





我很慶幸自己再聽到安婷的故事後(30雜誌、TED),不假思索地就買下了這本書,兩天內,欲罷不能地將它看完,更在看完後久久不能自己,在讀到一些段落時,身體還會不由自主的起雞皮疙瘩,彷彿有著一份愛、一份純真、一份真誠,透過文字就這麼直接進入了我的心,撼動著我的靈魂!我很驚訝一個年輕的生命,頂著世人所稱羨的華麗冠冕,卻願意放下一切榮華富貴回到台灣,捲起袖子,成為改變的起點!
我從安婷的故事中得到了很多的啟發,可以的話,容許我一段段娓娓道來,剛開始在看的時候,我很羨慕妳,神給了你這麼棒的環境,到過那麼多國家、會那麼多國語言,但當我看到你後來對於這些經歷的體悟後,是如此的謙卑,我深刻明白這是上帝的作為,在一開始我就對非洲迦納那段故事很有共鳴!

迦納:

1.「他們聰明絕頂,而且大多都十分認真地備課,甚至有修教育學程的。唯一的差別,或許只有那一份稍微鑽牛角尖、總是放不下孩子的「願意」」。
2.「如果說,我現在所做的事情是一棵大樹,那麼這一切的幼苗,就起自於五年前的這個問號。」
3.「我並不覺得妳驕傲。」他回。「妳尊重自己,你也尊重別人。擁有比別人多並不是一件錯事,但是如果妳因此而看不見擁有比妳少的人,那才是件錯事。記得,耶穌說過:「你有什麼不是領受的呢?」
4.「最後,我才體悟到一件事情:旅行,不是為了看見每個地方的不同,反而是為了用心去體會每個地方的不同的表面之下,最深層所共享的人性;不是為了伸出手給予或是握起手接受,而是為了將手牽在一起,我們沒有那麼不一樣。畢竟我們都有大拇指啊。」

在今年寒假我跟我同學做了一個全台灣大學生都會做的一個夢:環島,但我一直在思索,如果我只是跟大家一樣一窩蜂地就去環島,那對於我的生命又有什麼意義呢,於是我決定不只環島、更到偏鄉的學校辦一個英語的營隊、募集物資帶上去,這趟路程下來後,讓我收獲最多的不是美景,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分享著彼此的生命,讓生命影響生命,我感受到自己正在與這個世界接軌,一個我自己一輩子都從未想過會去到的遙遠偏鄉,把我所看見的世界及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告訴那些國小的小朋友們,為著自己活了21年,把生命賦予的價值傳承下去,並告訴他們,有一天,你們也要像我們一樣,站在台上分享你們的故事,把我所看見的世界,告訴那些正在萌芽的小生命!
或許我不知道他們之中有多少人聽懂,但我知道有幾雙眼睛是發亮著,這也是勢在必行要做的事,我告訴自己:「做就對了,讓世界因著你而改變!」
也謝謝苗栗開礦、高雄樟山國小的小朋友們給我機會分享我的生命!
一天真得不能教他們什麼知識,但用最真誠的一顆心來面對他們,把生命的影響力彰顯出來,啟發他們學習、探索生命的動機,我想,比教再多知識都來得有意義!


流浪:

1.「驀然的我發現,放空縱然讓我找到了很不一樣的自己,卻一點都不能幫助我找到生命的意義。在巴黎和歐洲各地,我雖然拋棄原來對自己生命的成見,卻也發現我失去了我所相信的任何核心信念。掏空自己,重新尋找自己,或許是多數人該嘗試看看的一個過程,但縱容自己無止境的放空,陶醉於未知海洋中的不切實際,終究會如同溫水煮青蛙,緩慢卻真實的讓自己深陷危機—迷失方向、失去目標、失去根基、失去動力。就如同我一味將自己放逐到非洲、中南美、歐洲流浪的朋友,回來後說:「我以為,流浪會帶給我心中問題的答案,沒想到我最大的收獲,是更多的問題。」」

這是我從來沒想過的角度,我一直在台灣的環境下長大,恨不得自己可以出國去體驗各地文化,沒想到出去繞一圈後,我還是必須找我生命的意義,此刻我深刻明白,去到哪邊經歷過什麼並不是重點,而是我的心是否踏出了那個被世人框起來的世界,心有多廣、世界就有多廣闊!謝謝你在我還未衝動之前就提醒了我!


海地:

1.「原來,學什麼語言都是一樣的,不只是所謂世界共通的英文而已,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單純的是為了能與更多人溝通。即使是這麼不起眼的計程車之旅,都一樣可以充滿意義。」
2.「原本,我以為學法文只不過是自私的為了讓我有去巴黎交換的機會。在那個時刻,我深刻意識到語言的意義遠大於旅行。雖然學法文的過程有些辛苦,但比起它所為我打開的一扇扇心門,這個回饋真的是無價的。」
3.「他說:「只有妳來,是來聽我們講話。不是從上而下告訴我們,我要給你們更好的人生。妳的聆聽告訴我們,妳看得到我們生命的既有價值」。」....這段我哭了!
4.Valentin聽了我的問題,笑了,說:「很多時候,我們只愛禮物,而不是禮物的給予者。但我們和神的關係,不是只是利益交換的。問問妳自己,你相信的是神本身,還是只是期待祂會給你的好處?當你認識的、愛慕的是神本身,你就會發現,神的美好是完全不受外在環境掌控的。甚至,在我們最軟弱的時候,我們越能發現神的剛強。人的終點,是神的起點。」

這段讓我起了很多雞皮疙瘩,眼眶泛了不少淚,我想是因為愛吧,透過文字徹徹底底穿透了我的靈魂,在我們看來平凡的人,卻是如此的不平凡。你的故事是如此的令人深刻、動容,令我收獲最多的是你對於語言的體悟,這讓對於只會英文又沒有很好的我有了很大的啟發,考TOEIC、TOEFL都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語言可以打破隔閡,進入一個人的心!這讓我對於英文重新燃起了很多的熱情,謝謝你的分享:)



監獄教書:

1.「教育之道無他也,愛與榜樣而已。」
2.「當下發現,我從未好好的同裡我的學生,而總是從我的角度想著:「他們是落後的,我該如何讓他們專心?我該怎麼讓他們成績進步?」可是,對這些學生而言,什麼是他們心中最想問的問題?當他們一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活著除了坐牢還能去哪的時候,讀書當然只是個殘酷的笑話,而我也只不過是來自「另一個世界」,與他們無關的一個人。我不斷的嘗試改變自己,卻沒想到,原來改變我的學生的根本,是先了解他們。」
3.「原來,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教書」這個詞,是會誤導人的--我們不是在教「書」,我們是在教「人」啊!原來,當我站在台上,我並不該是發號司令的長官,而是能夠啟發學生願意與我共同達到更高目標的領導人。原來,唯有當我可以說服自己「我為什麼而教」,我才能夠說服我的學生他們「為什麼而學」。」

這段讓我看到教育的本質及一個人在探索自我的過程,謙卑下自己、放下身段,用愛、用同理心來面對人,這些話用打的是極其的容易,但實際去做卻是多麼大的困難及挑戰,往往我們都會被自己的自尊心給害慘了,低不下自己的身段來,這是需要去磨練的,在患難中活出基督長成的身量,期許自己在這條謙卑自己的道路上,能夠走在巨人的肩膀,少走些冤枉路!


柬埔寨:

1.「你知道,你不是第一個問我如何微笑的人。我覺得很奇怪,因為你們擁有一切應該值得微笑甚至大笑的條件,卻反過來問我該如何微笑。這些年,我學到,不是有條件才能微笑,是微笑後才能有條件。這句話給我一個著實的當頭棒喝。我發現很多時候,我沒辦法踏出安全領域,是因為我覺得那是「人生勝利組」的特權,或是想要等自己夠有錢、有能力、有資源之後,才覺得有「條件」可以去冒險。但是如果一味的等待環境給我們綠燈,我們或許永遠沒辦法踏上冒險的旅程、成就在別人眼中曾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2.「原來,一個人可以環遊世界但目光如豆,也可以一生在同一個地方卻有廣闊的視野。這是我從未想過的領悟。」

我非常非常喜歡這一段故事,是如此的有趣卻又耐人尋味,箇中道理道出人生的百態,我看到神給你一個艱難的任務,畢業論文,但我想,神其實真正想要給你的珍寶是與那位司機、背包客相遇,在如此辛苦要完成畢業論文之時,神不經意地在你的周遭放下啟示,因著一顆相信祂的心就得著!


馬太福音13:12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神是信實的,也給了你一個最棒的禮物:論文首獎!


Teach for Taiwan

1.「原來我無法用自己的力量強迫他人分擔「我的」夢想;而唯一找到夥伴的方法,是當這個夢想本身已經大於一個人的,才能容得下更多人來共同支撐。雖然這只是個看起來不起眼的轉變,但在我的心中,這份感動一直迴盪著。」
2.「他說了他的無悔、他的真實、他的痛苦、他的堅持。他說,教育的本質應該是孩子。他也說,一個好老師最重要、卻也常被忽略的特質,是要開朗、要樂觀、要誠實。他說,做事,要不卑不亢,不為名或利。他說,他的世代是開拓、點火者;我們的世代,當我們的迷惑到達沸點,必須是革命者。」
3.「改變,是一輩子的承諾;教育,是一世代的使命。」
4.「一個好老師,用自己的生命影響一個個的生命;一世代的好老師,是用世代影響世代。這是一份身為世代的一份子,無法推卸的使命。」
5.「我必須相信,踏出舒適圈的勇氣若是不能被撼動,那就必須大於結果,對的初衷、用心踏出每一步和沿途的風景、還有對北極星的專注,就是冒險的核心價值。」

我曾經也為著我的夢想,做了很多一步登天的傻勁,我本身是學程式設計的,當時神給了我個發想,我想要開發一個手機app,整合世界上議題的平台,讓世人可以看見原來在科技文明的背後還有這麼多殘酷的事實存在,於是我想了一套架構,並著手與一些遊戲公司討論,但後來才發現,我無法用自己的力量去強迫他人分擔我的夢想,這是真的!神所要啓示給你的,就是你的!
我喜歡你對於跨出舒適圈的定義

在讀完這本書後,我有個圖像地領受:
好像有個小女孩,她走在紐約街頭上  ,在她周遭有著一切熱鬧的事物,有人拿著很多的氣球、有人拿著一大把一大把的棉花糖、有人吹著口琴、有人彈著吉他,賣氣球的折出一個又一個的可愛的動物,並送了好幾隻給那個小女孩,賣棉花糖的也送了好幾隻給小女孩,有人為她歌唱,也有人牽起了她的手陪她轉圈,女孩一路開心的走著到下個街口,她看見一排一排美麗的房子,有一間上面插著售的牌子卻寫著free,女孩不經開始想,這棟房子是給誰的,雖然有點詭異,但她沒多想又在下個熱鬧的街口繼續她的快樂之旅,忽然間當她繞完所有的街口,她又回到了那棟門前插著售的房子,這次她選擇走進去,當她開門進到裡面後,發現房子的屋頂被一大束的氣球綁著,在她還來不及思考時,房子就如同天外奇蹟般飛上天了,剛開始女孩相當的緊張,拼命的想要下來,大喊救命,但當房子越飛越高,她猛然往下一看,看見了是一個又一個的小社區,但是都是被厚厚的牆區隔起來的,共通的是,都住著一個個的小男孩、小女孩,頓時小女孩她很驚訝,原來在她隔壁還有住著其他的人,只是她們彼此都活在自己的世界當中,之後女孩還是很害怕不知道房子要飛去哪裡,但她看見門的後面原來寫著她的名字,旁邊還寫著你是被愛的,女孩便不再害怕,心中有股平安進到她的心中,沒過一回而功夫,房子飛過了烏雲層、見到了彩虹及天堂的門,在那裡有著一棟棟來自不同人,上帝美好旨意的房子!

我覺得神透過妳給了我一個提醒,千萬不要羨慕妳或別人,因為神要給每個人的人生都不盡相同,祂都有它最美好的計劃在每個人的生命當中,重要的是當我願意完全放下自己,全心倚靠神,就如同捨棄一切周遭看來美好的事物,願意進入那棟上面寫著free卻詭異的房子,神要給我的遠遠超過我所求所想的。在此我看見了一個願意謙卑下自己跟隨上帝心意的生命,綻放出無比榮耀神的光芒,顯明在世人面前,記住妳是榮耀上帝的名,不是榮耀自己的名!
最後我會為著Teach for Taiwan及妳每天禱告的,有一天它一定會成為台灣很重要的機構,妳也將會成為很重要的領導人物,求主賜下無比的勇氣及屬天的智慧,帶領著你和你的團隊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死蔭幽谷,成就那翻轉世代的使命,燃起夢想之火,燒遍全地!
「改變,是一輩子的承諾;教育,是一世代的使命。」
My God break my heart so completely that the whole world falls in.


致此不只感謝更多的鼓勵,及對自我生命賦予的價值、意義有更多的探索及認識,將一切榮耀歸給神!

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決斷2秒間(Blink)讀書心得

2005年出版
作者:Malcolm Gladwell
決斷2秒間你能在2秒間做出正確的判斷嗎?



又是一本讓我驚豔的書,完全顛覆我的思考邏輯

讓我對於潛意識zone的這扇大門有了更深沈的認識

以前我是個對於理性數據思考相當執著的人

但讀完這本書後,我相信潛意識是個極其強大的決斷專家

這本書提到薄片擷取效應,讓我受益良多

-------------------------

看完這本書不經讓我思考,在潛意識這扇門背後的主人到底是誰,是神嗎?如果像我現在持續不斷保持跟神親近的關係,那是不是意味著,潛意識當中會有聖經的教導、真理來成為我的決斷準則,心裡面沒有的力量,再怎麼拿也拿不出來,這讓我不經開始一直思考,信仰的力量與潛意識的關係!

我歸納這本書要交給我的知識

1.薄片擷取:
你可以藉由很少的資訊去做決斷,但前提是這很少的資訊是要配合你的專業素養,讓你的潛意識去做運算決斷

2.資訊多並不一定是好的:
這個在我這個世代我特別有感受,現在網路越來越發達,大家隨便上網google就能得到解答,打開FB滿山滿谷的資訊充斥在眼前,讓我不知道該如何接收,如同書上講的千禧年作戰計劃,紅軍把藍軍打得一敗塗地,正是因為他們收集了對的資訊,而不像藍軍收集一堆無意義的資訊!

3.偏見隱藏在潛意識中:
有很多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是出於刻板印象去判斷,你叫一個人去解釋為什麼他要這麼做時,他也解釋不出來,我們最原先接收到訊息的是我們的感官,我們是藉由學習再把收進來的訊息變成文字去描述他,如此一來的轉化即會產生落差,你會發現你不知道你自己再解釋什麼,反而有太多干擾去影響了你的決斷!

4.如何訓練你的潛意識:
潛意識是可以訓練的,你可以利用反覆不斷的練習,例如藝術專家,看很多的歷史文物去了解其背景及風格,在經歷了一萬個小時的訓練後,成為專家,自然而然你自己就會有一套你的解讀、思考的方式,而你的潛意識也會遵循這樣的邏輯,幫助你快速地作出判斷,就像潛意識的工作室開始把你以前到現在所看過的文物都拿出來一一比對、分析,最後給你一個答案!
還有一個例子像是臨時演出一齣喜劇的演員們,他們並不是真得那麼厲害,都不用練習就可以直接無師自通上檯演出,隨機應變並不是漫無章法,而是遵循一種法則『同意歸則』!

5.臉部專家、自閉兒:
這部分這的也讓我驚豔,原來人類從小就是用這個方式來解讀彼此之間的訊息傳遞,在不透過語言的情況下解讀的,臉部表情的解讀從我們還是嬰兒的時候就開始了,而自閉症的患者就是無法解讀這類的訊息,如臉部表情、肢體表達,這部分也是我第一次聽見,原來自閉症就是無法接收臉部表情的訊息,我們都活在習慣中,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習以為常的事情,當然沒想到居然有人會無法解讀,怪不得有人說你會body language就可以全世界跑了!

6.行銷、形象:
為什麼行銷會成功,不是產品好就夠了嗎?
這邊給了個perfect解釋,用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的例子及白蘭地的例子,人們始終會有一種對於產品的刻板印象,而這種刻板印象正是行銷公司要做的,產品給人的『第一印象』,不止產品要好,它的包裝更是要讓人看起來好上加好,第一印象能夠左右很多的判斷,簡單的例子,你第一次看到一塊蛋糕,它上面裝是相當的漂亮且有金色的鋁箔包裝紙,看起來很高級又可口,接下來你再吃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他比較好吃!

7.如何準確地使用系統:
現在有很多的市場調查背後都有一個巨大的資料庫去做分析及判斷,在書中提到的例子,有眾多的資料龐大的資料庫不一定有用,有時反而會成為干擾你判斷的元凶,自己必須去判斷這套系統他的判斷機制是否符合專家的決斷,還是只是一般人的決斷,這之間會有很大的落差,也會導致此判斷機制失效!要確定好收集的資料及對象,醫生和病患,美食家跟食物....的,而不是普通人和新穎音樂(肯納的困境)!

附上一張別人畫的心智繪圖,很簡潔的把這本書的大綱畫了出來,有看過的人就看得懂了!